《阿凡达2》是《阿凡达》系列电影的第二部。该片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萨姆沃辛顿和佐伊索尔达主演。该片于去年12月16日在北美上映。
詹姆斯·卡梅
自从2010年詹姆斯·卡梅隆宣布《阿凡达2:水之道》之后,粉丝们就一直期待着续集的到来,除了潘多拉的海洋将在阿凡达2中大量出现外,人们对续集知之甚少,更不幸的是,续集已经被推迟了好几次,最终被推迟到2021年12月。
阿凡达剧照
《阿凡达2:水之道》的制作一直被一个又一个问题所困扰,不断地推迟上映时间,这意味着《阿凡达》的记忆将有十多年的时间从观众的脑海中溜走,这使我们很难将过的电影人物记忆沿续到续集的故事中。
要知道之前预告片出来的时候大家高兴归高兴,但是其实心里对引进这个事儿是压根没报希望的,所以这么猝不及防官宣定档该说不说算是个大惊喜了,尤其是在近年来不管是迪士尼还是漫威DC等等各大好莱坞电影公司都鲜有精品出现的情况下,《阿凡达2》算是给国内乃至全球电影市场的一剂强心针了。
13年前《阿凡达》上映时的盛况只能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如果算上近年来的重映场次,《阿凡达》全球票房已超过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9亿元),依然稳居全球影史冠军宝座不倒。
阿凡达的开创性不用多说,这部电影真正开启并推动了3D电影的繁荣和发展,特效水平在当年可以说是顶级的存在,小编前些日子听说第二部定档的消息还把《阿凡达》拿出来重温了一遍,时隔多年再看虽然有些镜头还是会有特效痕迹,但仍然比现在很多的特效大片都要优秀了。
还有非常值得一提就是电影的动画真的非常优秀,角色的动作表情极其真实自然,就算是仔细盯着想找出一些违和的地方都很难。
表演捕捉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有提到过,《阿凡达》里的角色动画部分都是由对演员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捕捉,后期再由动画师进行一定的调整而来的。
在《阿凡达》的幕后制作纪录片中,导演卡梅隆说,比起“动作捕捉”,他更愿意把他在拍摄过程中使用到的这项技术称为“表演捕捉”,因为他认为这不仅是在捕捉演员的动作,而是演员的全部表演。
在拍摄时,所有的演员们都将穿着带有标记点的动作捕捉服,头上戴着已经配备了摄像头的特殊装置,在空旷的平台进行表演,而计算机则在一旁实时创建出演员的骨骼,用以驱动CG角色的运动。
真正困难的是对面部的精准捕捉,演员们表演时头上离演员面部只有几英寸距离的微缩高清摄像头,能够将人类眉毛的每一个弧度都直接映射到CG角色的脸上,并实时计算出面部肌肉的走势和运动,以此得到最真实的面部细节和表情变化。
由此我们就能够知道《阿凡达》为什么能够将角色动画做得如此传神自然了。而到了《阿凡达2:水之道》,导演在我们熟悉的潘多拉星球又开辟了“新地图”,这部电影主要的场景都放在了水下,因此在拍摄时基本都是在水下拍摄的,而在水里要怎么进行动捕呢?
水下动捕
通过剧照和幕后消息我们可以知道,为了在最大程度模仿不同的洋流运动,剧组几乎所有的水下场景都是在一个容纳90万加仑海水的巨大水箱中进行拍摄的。
演员们用一种新的水下表演捕捉形式,将水下拍摄和表演捕捉结合在一起,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而且我们要知道,因为动作捕捉技术最初并不适用于水下,传统光学动作捕捉难以应对水面的反射,为此除了要动用专业的水下拍摄器材和升级改造适用于水下的动作捕捉服,卡梅隆与维塔特效公司还打造了一套专为水下拍摄准备的动作捕捉系统,以便能够准确捕捉还原演员在水下的表演。
提到拍摄的难度,卡梅隆说:“事实上,虽然电影拍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小麻烦,但不管什么小麻烦遇到水,都要比之前困难十倍。”任何水下的拍摄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方面是设备的水下拍摄性能,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水的颜色褪色非常快。蓝色光波长在水下的传播效果是最好的,但通常情况下,水下电影拍摄必须处理红色波长的光,距离镜头每两米就会下降一档光,也是因此在水下进行动捕就更难上加难了。
同时《阿凡达2》的演员都统一接受了潜水训练且都拿到了潜水证,凯特·温丝莱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闭气最长的一次是7分钟14秒,那真是太疯狂了。”
除此之外,卡梅隆还请来了一些水下舞蹈和体操专业人员作为替身,替演员拍摄一些更加复杂的镜头。因为这些体操运动员可以在水中优雅而熟练地移动,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干扰动作捕捉技术的气泡。
动捕起源
动作捕捉技术其实在《阿凡达》之前的许多电影中都有应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大概就是《金刚》和《指环王》系列中的经典角色“咕噜”。作为世界影史上最经典的CG角色同时也是最经典的动作捕捉角色之一,咕噜是最早使用表情捕捉技术的角色之一,并且由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动作捕捉演员安迪·瑟金斯出演。
虽然有不少观众会认为一个CG角色的诞生全靠动捕,但其实大多数未经修饰的动捕都会比较僵硬,很多时候动捕只是给动画打个良好基础,为后续动画师的制作节省时间。
尤其是《指环王》时的动捕技术仍然处于早期,咕噜的手和脚,以及最重要的面部表情都是事后以安迪的表演录像为参考制作的动画。
幕后的动画师们使用64种控制器操作875种绑定,以制作咕噜脸上的各种表情。为了更好地满足导演彼得·杰克逊的要求,动画师时常修改瑟金斯的表演,改变体态甚至面部表情。安迪也时常拜访维塔办公室,帮动画师摆出想要实现的姿势或表情。
动捕重要性
当然优秀的动捕演员和动捕技术——比如安迪的表演和维塔发达的动捕技术能最大限度减少后期需要调节的工作。安迪·瑟金斯当然是咕噜角色的创作者,但他并不是唯一的创作者。正如《指环王》动画总监兰德尔·威廉·库克说的那样,“咕噜是一个综合体,是由安迪以及一群高水准的动画艺术家团队共同缔造的合作表演。”
既然有好的动捕,那肯定就有不好的动捕,我们前面提的都是正面的好例子,如果要举一个反面例子,那就非我们耗资2亿完成的魔幻巨制《爵迹》莫属了,不必多说,大家看图就明白了。
咳咳,话又说回来,但最近几年来我们的国产电影和动画发展越来越迅速,还是出现了不少的优秀作品。在以欧美和日本为主流的电影和动画世界格局中,我们近些年来取得的成就也是显而易见。
然其成功的关键离不开技术的进步,而动画和动捕技术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越来越多的动画师也开始学习动作捕捉技术的概念,学习如何将动捕进行精致打磨。比如坐标动画也顺应时代发展,来自工业光魔和EA的两位大厂导师专门添加了动捕内容的学习讲解。
坐标动画导师示范动捕技术
一个优秀的CG角色的诞生背后是整个动画团队的心血,一部优秀的特效电影的背后则是整个特效团队的努力。即将上映的《阿凡达2》被称为是“救场之作”,是国内电影市场饱受煎熬近1年后终于要迎来的“久旱甘霖”。
就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阿凡达2》是强心针,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表达了担忧:我们的电影市场只能依靠国外电影国外IP来‘拯救’,我们自己的本土IP什么时候才能有崛起的一天?
13年前《阿凡达》上映时的盛况只能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如果算上近年来的重映场次,《阿凡达》全球票房已超过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9亿元),依然稳居全球影史冠军宝座不倒。
阿凡达的开创性不用多说,这部电影真正开启并推动了3D电影的繁荣和发展,特效水平在当年可以说是顶级的存在,小编前些日子听说第二部定档的消息还把《阿凡达》拿出来重温了一遍,时隔多年再看虽然有些镜头还是会有特效痕迹,但仍然比现在很多的特效大片都要优秀了。
还有非常值得一提就是电影的动画真的非常优秀,角色的动作表情极其真实自然,就算是仔细盯着想找出一些违和的地方都很难。
表演捕捉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有提到过,《阿凡达》里的角色动画部分都是由对演员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捕捉,后期再由动画师进行一定的调整而来的。
在《阿凡达》的幕后制作纪录片中,导演卡梅隆说,比起“动作捕捉”,他更愿意把他在拍摄过程中使用到的这项技术称为“表演捕捉”,因为他认为这不仅是在捕捉演员的动作,而是演员的全部表演。
在拍摄时,所有的演员们都将穿着带有标记点的动作捕捉服,头上戴着已经配备了摄像头的特殊装置,在空旷的平台进行表演,而计算机则在一旁实时创建出演员的骨骼,用以驱动CG角色的运动。
真正困难的是对面部的精准捕捉,演员们表演时头上离演员面部只有几英寸距离的微缩高清摄像头,能够将人类眉毛的每一个弧度都直接映射到CG角色的脸上,并实时计算出面部肌肉的走势和运动,以此得到最真实的面部细节和表情变化。
由此我们就能够知道《阿凡达》为什么能够将角色动画做得如此传神自然了。而到了《阿凡达2:水之道》,导演在我们熟悉的潘多拉星球又开辟了“新地图”,这部电影主要的场景都放在了水下,因此在拍摄时基本都是在水下拍摄的,而在水里要怎么进行动捕呢?
水下动捕
通过剧照和幕后消息我们可以知道,为了在最大程度模仿不同的洋流运动,剧组几乎所有的水下场景都是在一个容纳90万加仑海水的巨大水箱中进行拍摄的。
演员们用一种新的水下表演捕捉形式,将水下拍摄和表演捕捉结合在一起,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而且我们要知道,因为动作捕捉技术最初并不适用于水下,传统光学动作捕捉难以应对水面的反射,为此除了要动用专业的水下拍摄器材和升级改造适用于水下的动作捕捉服,卡梅隆与维塔特效公司还打造了一套专为水下拍摄准备的动作捕捉系统,以便能够准确捕捉还原演员在水下的表演。
提到拍摄的难度,卡梅隆说:“事实上,虽然电影拍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小麻烦,但不管什么小麻烦遇到水,都要比之前困难十倍。”任何水下的拍摄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方面是设备的水下拍摄性能,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水的颜色褪色非常快。蓝色光波长在水下的传播效果是最好的,但通常情况下,水下电影拍摄必须处理红色波长的光,距离镜头每两米就会下降一档光,也是因此在水下进行动捕就更难上加难了。
同时《阿凡达2》的演员都统一接受了潜水训练且都拿到了潜水证,凯特·温丝莱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闭气最长的一次是7分钟14秒,那真是太疯狂了。”
除此之外,卡梅隆还请来了一些水下舞蹈和体操专业人员作为替身,替演员拍摄一些更加复杂的镜头。因为这些体操运动员可以在水中优雅而熟练地移动,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干扰动作捕捉技术的气泡。
动捕起源
动作捕捉技术其实在《阿凡达》之前的许多电影中都有应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大概就是《金刚》和《指环王》系列中的经典角色“咕噜”。作为世界影史上最经典的CG角色同时也是最经典的动作捕捉角色之一,咕噜是最早使用表情捕捉技术的角色之一,并且由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动作捕捉演员安迪·瑟金斯出演。
虽然有不少观众会认为一个CG角色的诞生全靠动捕,但其实大多数未经修饰的动捕都会比较僵硬,很多时候动捕只是给动画打个良好基础,为后续动画师的制作节省时间。
尤其是《指环王》时的动捕技术仍然处于早期,咕噜的手和脚,以及最重要的面部表情都是事后以安迪的表演录像为参考制作的动画。
幕后的动画师们使用64种控制器操作875种绑定,以制作咕噜脸上的各种表情。为了更好地满足导演彼得·杰克逊的要求,动画师时常修改瑟金斯的表演,改变体态甚至面部表情。安迪也时常拜访维塔办公室,帮动画师摆出想要实现的姿势或表情。
动捕重要性
当然优秀的动捕演员和动捕技术——比如安迪的表演和维塔发达的动捕技术能最大限度减少后期需要调节的工作。安迪·瑟金斯当然是咕噜角色的创作者,但他并不是唯一的创作者。正如《指环王》动画总监兰德尔·威廉·库克说的那样,“咕噜是一个综合体,是由安迪以及一群高水准的动画艺术家团队共同缔造的合作表演。”
既然有好的动捕,那肯定就有不好的动捕,我们前面提的都是正面的好例子,如果要举一个反面例子,那就非我们耗资2亿完成的魔幻巨制《爵迹》莫属了,不必多说,大家看图就明白了。
咳咳,话又说回来,但最近几年来我们的国产电影和动画发展越来越迅速,还是出现了不少的优秀作品。在以欧美和日本为主流的电影和动画世界格局中,我们近些年来取得的成就也是显而易见。
然其成功的关键离不开技术的进步,而动画和动捕技术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越来越多的动画师也开始学习动作捕捉技术的概念,学习如何将动捕进行精致打磨。比如坐标动画也顺应时代发展,来自工业光魔和EA的两位大厂导师专门添加了动捕内容的学习讲解。
坐标动画导师示范动捕技术
一个优秀的CG角色的诞生背后是整个动画团队的心血,一部优秀的特效电影的背后则是整个特效团队的努力。即将上映的《阿凡达2》被称为是“救场之作”,是国内电影市场饱受煎熬近1年后终于要迎来的“久旱甘霖”。
就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阿凡达2》是强心针,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表达了担忧:我们的电影市场只能依靠国外电影国外IP来‘拯救’,我们自己的本土IP什么时候才能有崛起的一天?
拍摄现场照
最近《阿凡达2:水之道》片场流出一张照片,我们看到卡梅隆拿着3d摄像机在拍摄,他的助手们拿着设备在拍摄其他部分,拍摄过程中有大量的水,这与之前关于《阿凡达2:水之道》将在水下拍摄的传言一致,而水下动作捕捉技术的发展也是这部电影耗时如此之久的原因之一。
阿凡达剧照
《阿凡达2:水之道》将更加深入潘多拉的世界,《阿凡达》讲述的是发生在陆地和空中的故事,而《阿凡达2:水之道》则将观众带入潘多拉星球的水域,与卡梅隆对海洋的痴迷相呼应,预计《阿凡达2:水之道》还将介绍潘多拉星球的未知区域,新的水下生物,最重要的是,梅卡伊纳部落,海洋纳威部落,以及我们所相信的海洋之心和灵魂。
阿凡达剧照
接下来的四部《阿凡达》系列电影很有可能成为电影史上的票房巨兽,随着信息的缓慢发布,外界对卡梅隆将如何继续这一传奇的期待也在不断上升,2021年,观众将重返遥远的潘多拉星球,看看杰克、奈提莉和纳美人的未来。
《阿凡达2:水之道》是一部CG行业人都为以感叹的巨作,无论从动画还是场景色彩都是行业的标杆,我们的C4D虽然也在不少影视作品出现过,但不知道这部《阿凡达2:水之道》有没有C4D的身影。随着C4D功能的不断强大,希望C4D日后能在CG影视领域作出一番贡献。